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亚尔伯特

Albertus Magnus 亚尔伯特(约1193-1280)

 亚尔伯特的画像,由Joos (Justus) van Gent所画(约1475年,于乌尔比诺)

是中世纪一个学者、圣徒和主教,约于1193-1206年间生于巴伐利亚(德国南部一地方,昔为独立王国)。他在1223年进入道明会(Dominicans)作修士,曾在帕都亚(Padua)和波隆那(Bologna)大学肄业。1228-40年间,他在德国好几间修道院教学,并且本于伦巴都(Lombard)的《语录》(Sentences),写了一系列的注释书。后来他在巴黎大学攻读,得了博士学位,并于1245-1248年成为该校的校长,阿奎那(Thomas Aquinas)就是在这时成为他的学生和助手。1248年,他被派去科隆(Cologne)为道明会建立一套新课程;后来成为里根斯堡(Regensburg)主教(1260-1262)。到他辞去所有行政职务后,余生便在科隆专心从事写作、教学,及与人辩论等工作。

亚尔伯特是经院哲学(Scholasticism)的重要领袖。所谓经院哲学,就广义而言,是中世纪各大学内企图调和信心与理性(Faith and Reason)的运动;走神秘主义路线的,有克勒窝的伯尔拿(Bernard of Clairvaux)和波拿文土拉(Bonaventura);看重经验的,有革若瑟特斯得(Robert Grosseteste, 约1175-1253)和培根(Roger Bacon, 约1214-1292);而比较理性的经院学者,就是亚尔伯特和阿奎那了。后二者跟随的路线,其实与当代的犹太和亚拉伯学者没有多大分别,都是希望以理性来调和信仰和哲学的关系,特别是古代非基督徒的哲学,尤其是亚里士多德(Aristotle)的哲学。

亚尔伯特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作品极感兴趣;这些书还是第一次翻译过来,在欧洲各大学研读。亚尔伯特读通这些作品后,把它写成二十八册,后来曾经重印(1890-1899)。他把自然界的研究,变成西方基督教学者研究的对象,其影响极深远。当代学者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,亚尔伯特也不例外,他也研究自然科学的种种问题,如地理、心理学、物理、植物学、动物学和矿物学等。他在宗教思想方面的作品,主要是诠释伦巴都的思想,大小先知书的释经和神学(Summa theologiae)。他的作品与其他人一个最大的分别,是他并非逐节逐句来解释经文,乃是整段解释,然后加上自己的意见。在神学思想上,他的成就也许不及他的门生阿奎那,把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整合起来,但他却强调启示(Revelation)与理性必须携手合作。他十分重视世俗学术科目,但坚称这些知识终究不能与神的启示相对抗。

从一方面而言,亚尔伯特是个很独特的人物,活在“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期”,一生身负重任,仍能把握当代最先进的学问。他对同代学者比较缺乏耐性,因为他们专注研究的问题太琐碎了;他自己一方面研读科学作品,另一方面又加上自己从自然界观察到的现象,一直希望从万象纷呈的宇宙人生,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大体系。他的成就深为当代学者推崇。他在1931年封圣,从此亦成了自然科学界的模范。

亚尔伯特.txt · 最后更改: 2023/11/21 05:40 由 admin

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