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嗣子论

Adoptionism 嗣子论

就是收养的儿子,但嗣子论却是基督论里面,一个讨论圣子与圣父之关系的理论,主要是说耶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,因着祂与神有很密切的关系,祂自己也有一些特别的美德,因此神就“收纳”祂为儿子。初期教会的嗣子论通常都说,这是在耶稣受洗时发生的;它认为耶稣有这种特别的际遇,皆因神在耶稣身上有特别的工作,而不是因为耶稣在太初就与父神同在,而祂也不是三位一体(Trinity)中的第二位,即我们称之为“道”(Logos)或“圣子”所代表的地位。

有关最早期嗣子论的文献,现已不存,但从其他作品中,我们知道这个思想是狄奥多土(Theodotus)发扬光大的。他大约是主后190年出现于罗马,原是一个皮革商人。他说耶稣受洗时,“圣灵”或“基督”就降临在祂的身上,使一个虽有非常之美德,但仍是普通人的耶稣,具有神奇的能力。与狄奥多土同代的基督教学者大为震怒,他们说,狄奥多土既称耶稣“只是人”【psilos anthropos,此亦为“基督为凡人论”(psilanthropism)一词的来源】,就表明他背弃了信仰。按希坡律陀(Hippolytus)的说法,狄奥多土“决意否认基督的神性”。亚尔特门(Artemon,三世纪中叶的罗马信徒,称基督是在复活时才成为神)曾努力发扬他老师狄奥多土的教训,试着要建立嗣子论的历史起源,但同样遭遇当时护教士(Apologists)猛烈的反对,他们指出早期每一个教会的思想家,都“承认基督是神、是人”。

早期传讲嗣子论的人,最出名的是撒摩撒他的保罗(Paul of Samosata),他坚决跟随亚尔特门的思想,至终却为安提阿会议(主后268年)定为异端。他的作品亦已散佚,但从其他人的作品,我们知道他说耶稣“按本性只是一个凡人”(koinou ten physin anthropou);到了下一世纪,教会史家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(Eusebius of Caesarea)指控他否定耶稣的神性,结果也“否认他是神、是主”。优西比乌说因着他这种否认,结果神的儿子就不是从天而降,而是“从下面”而来,亦即是只为凡人了。

当代基督论(Christology)认为嗣子论最大的问题,乃在误解神与耶稣同在的特性、耶稣的人性,以及混淆了基督作为神子,和信徒因信耶稣而成为神的儿子的分别;总之它最主要的毛病,乃是否认耶稣原是出于神,以及耶稣具有的,又不能归入人性来了解的特性,结果就以为耶稣只是人了。

嗣子论一词也包括八世纪在西班牙教会中,一种较不为人知的思想运动,它认为基督的人性只是有分于神的性情,而不是祂原本就具有神性。

另参︰神格惟一论(Monarchianism)。

嗣子论.txt · 最后更改: 2023/10/31 14:11 由 admin

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